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研究与思考
作者:河南能源义煤公司物资供应租赁中心雒美敏
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,是破解“两张皮”难题、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的核心路径。二者并非割裂存在,而是“党建定向领航、业务承载实践”的共同体,唯有找准结合点,才能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。
当前,融合实践仍有梗阻。部分单位将党建视为“务虚”工作,重业务指标轻党建实效,导致党建部署与业务规划脱节;有的融合流于表面,仅靠“活动贴标签、会议提要求”,缺乏制度、流程、考核的系统性衔接;还有党员干部“一岗双责”落实不到位,业务工作中忽视党建引领,未能将先锋作用转化为破题实效,既削弱党建价值,也制约业务高质量发展。
推动深度融合,需从“目标、机制、载体”三维发力。目标层面要“同谋划”,将党建与业务目标绑定。企业可把“攻克技术难关”“拓展市场”等业务重点,与“党员先锋岗”“支部攻坚项目”结合,让党组织成为业务突破的“主心骨”;机关单位可将“优化政务服务”“解决群众难题”纳入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党建项目,确保党建始终围绕中心。
机制层面要“强保障”,构建融合制度体系。一方面建立“同考核”机制,将党建成效纳入业务部门绩效考核,权重不低于业务指标,杜绝“党建考核走过场”;另一方面完善“双培养”机制,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、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,通过“党员技术导师”“党员项目负责人”等角色,让党员成为融合纽带。
载体层面要“接地气”,打造实践平台。基层治理可推“党建+网格”,让党员在网格服务中解决诉求、落实政策;科研领域可建“党员攻关小组”,聚焦“卡脖子”技术联合突破;窗口单位可开展“党建+服务提升”,通过党员示范窗口、服务标兵,以党建优化服务质量。这些载体让党建从“会议室”走向“业务现场”,实现无缝衔接。
党建与业务融合不是“物理叠加”,而是“化学反应”。唯有坚持党建引领不偏、服务业务不脱,以目标为牵引、机制为保障、载体为抓手,才能让党建成为业务发展的“红色引擎”,为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组织根基。